一、个人简介
洪学婷(1992.12—),女,安徽省芜湖市人。博士,讲师,硕士生导师,安徽师范大学bet36365路检测中心旅游管理专业讲师。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、乡村旅游研究等工作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、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;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;发表学术论文数篇。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,获得全国红色旅游大赛、优秀论文毕业等多项奖项。主持与参加地方政府委托的旅游规划及相关项目多项。
二、工作与学业经历
2011.9—2015.6宁夏大学人文学院,学士
2015.9—2018.6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,硕士
2018.9—2021.6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, 博士
2021.6—今 安徽师范大学bet36365路检测中心,讲师
三、研究领域和方向
乡村旅游、旅游者行为
四、讲授课程
旅游接待业;旅游人力资源管理;旅游质性分析方法;国际文献检索与阅读
五、科研成果
1.Xueting Hong, Hongmei Zhang, Wenxiu Wu & Can Wang. How Social Presence Affects Potential Tourists’ Purchase Intention: Integrating Cognitive,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aths.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& Tourism,2024,1-24.
2.Xueting Hong, Zhenfang Huang, Hongmei Zhang, Rui Pan & Jing Jin. Examining the change in the rurality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: evidence from China.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,2024,1-18.
3.Xueting Hong; Zhenfang Huang; Xu Huang ; Place references in Chinese music titles since 1912: changing patterns across regions and time, Humanities &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, 2021, 8(1): 294
4.洪学婷,黄震方,贾文通,等.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其时空演化[J].旅游学刊,2023,38(9):48-61.
5.洪学婷,黄震方,陈晓艳,徐冬.场所叙事视角下乡愁的多维解构与影响机理——基于新民谣歌词与评论的分析[J].地理科学,2021,41(1):55-63.
6.洪学婷,张宏梅,张业臣.Airbnb平台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——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,2021,40(4):91-95+117.
7.洪学婷,黄震方,于逢荷,沈伟丽.长三角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及补偿机制[J].经济地理,2020,40(9):222-232.
8.洪学婷,张宏梅,黄震方,徐冬.旅游体验前后日常环境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行为的影响——以大学生黄山旅游体验为例[J].人文地理,2019,34(3):146-153.
9.洪学婷,张宏梅,张业臣.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18,33(9):1642-1656.
10.洪学婷,张宏梅.国外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[J].地理科学进展,2016,35(12):1459-1471.
11.贾文通,黄震方,洪学婷,郭叙淇. 共享民宿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——以北京市Airbnb为例[J].中国生态旅游,2021,11(5):751-766.
12.徐冬,黄震方,洪学婷,李东晔,沈伟丽.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类型、格局与机理研究——以苏州东山镇为例[J].地理研究,2020,39(10):2249-2267.
13.陈晓艳,黄睿,洪学婷,胡小海,李东晔,沈伟丽.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测度及其资源价值——以苏南传统村落为例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20,35(7):1602-1616.
14.徐冬,黄震方,李东晔,洪学婷,于逢荷.胁迫视角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影响研究进展与框架构建[J].人文地理,2019,34(6):17-25.
15.张业臣,张宏梅,宋子斌,洪学婷.旅游者环境质量感知的时空偏差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19,34(11):2291-2304.
六、科研项目
1.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“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表征、演化及影响机理”(42301272);
2.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影响研究”(22YJC790041);
3.主持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“社会表征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演化及机理——以西递、宏村为例”(SK2021A0114);
4.主持2019年度国家旅游局专业研究生创新项目“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分析——以宜兴市为例”(WMYC2019-007);
5.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流动性视角的公路交通与旅游景区时空关联及耦合机制——以江苏省为例”(42071175);
6.参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基于跨文化视角的入境旅游流多级网络空间关联及形成机制”(42171231)。
7.规划项目:参研《安徽省“十三五”旅游发展规划》、《梅钢工业旅游规划书》、《宜兴市全域旅游建设中的文旅融合研究》等。
七、联系方式
1.电话:19852863886(微信同号)
2.E-mail:hxtnnu@163.com